首页 > 动态 > 甄选问答 >

大失所望出处于哪里

2025-09-23 00:42:46

问题描述:

大失所望出处于哪里,有没有人理理我呀?急死啦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3 00:42:46

大失所望出处于哪里】一、

“大失所望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某件事情的结果感到极度失望。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较为复杂,涉及古代文献、文学作品以及现代语境中的使用变化。本文将从成语的出处、含义演变、常见用法及文化背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相关信息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大失所望
出处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皆谓我无能,而我独有之,此非大失所望乎?”
初期含义 表示因期望过高而未能实现,导致心理落差较大,产生强烈失望情绪。
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对某事结果的不满或失望,如工作、考试、活动等。
使用场景 日常交流、新闻报道、评论文章、社交媒体等。
同义词 失望透顶、心灰意冷、大感失望
反义词 如愿以偿、称心如意、满意而归
文化背景 源自古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,反映社会对期望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关注。

三、详细说明

“大失所望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,原句为:“人皆谓我无能,而我独有之,此非大失所望乎?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别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,但自己却有所作为,这种反差让人感到失望。这里的“大失所望”并非完全负面,而是带有一种自我反思的意味。

随着时间推移,“大失所望”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使用的表达方式,强调的是对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所产生的强烈情绪反应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已成为一种常用成语,广泛用于各种场合,尤其是在表达对某件事结果不满意时。

此外,该成语也常被用来批评某些行为或结果不符合人们的期待,如对政策、服务、产品等的评价中经常出现。

四、结语

“大失所望”虽源自古代文献,但其含义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。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工具,也是人们情感和社会认知的一种体现。理解它的出处和演变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