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身是胆故事来源是什么】“一身是胆”是一个常用来形容人勇敢无畏的成语,最早来源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赵云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精彩的故事,展现了赵云的英勇和忠诚。
一、
“一身是胆”这一成语源于《三国志》中对赵云的记载,具体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赵云传》。在长坂坡之战中,赵云为了保护刘备的幼主刘禅,单骑突围,斩杀敌将,最终成功救出刘禅,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和武艺。因此,“一身是胆”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勇敢、有担当,面对危险毫不退缩。
虽然“一身是胆”并非直接出现在古代文献中,但这一说法是对赵云事迹的高度概括和赞誉,成为后世流传的成语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成语名称 | 一身是胆 |
| 出处 | 《三国志·蜀书·赵云传》(间接来源) |
| 故事背景 | 三国时期,长坂坡之战 |
| 主角 | 赵云 |
| 故事内容 | 赵云为保护刘禅,单骑冲入曹军大营,斩杀数名敌将,成功救出刘禅 |
| 成语含义 | 形容人勇敢无畏,有胆量面对困难或危险 |
| 历史评价 | 赵云以忠勇著称,此战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|
| 文化影响 | 后世多用此成语形容英勇之人,也常用于文学、影视作品中 |
三、结语
“一身是胆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勇敢与忠诚。赵云的故事虽已过去千年,但其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。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,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