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唐玄宗时期宰相都有谁】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(712年-756年),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,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变化较大,尤其是安史之乱后,朝廷权力结构发生重大调整。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,包括中书令、侍中、尚书省的官员设置以及实际掌握朝政的大臣。
以下是唐玄宗时期主要担任过宰相或参与朝政的重要人物,按时间顺序和职务分类整理如下:
一、总结
唐玄宗时期,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化,宰相人选频繁更替。前期以姚崇、宋璟为代表,推行“开元盛世”的政策;中期则有张九龄、李林甫等相继执政;后期因安史之乱爆发,宰相权力逐渐削弱,多为临时任命或权臣掌权。总体来看,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大多出身士族,注重文治,但在后期逐渐被宦官和边将所影响。
二、唐玄宗时期宰相一览表
| 姓名 | 在任时间 | 职务 | 备注 |
| 姚崇 | 713年-716年 | 中书令 | “开元初相”,推行改革,奠定盛世基础 |
| 宋璟 | 716年-720年 | 中书令 | 与姚崇并称“姚宋”,重法治,整顿吏治 |
| 张嘉贞 | 720年-726年 | 中书令 | 以刚直著称,后被贬 |
| 张说 | 726年-730年 | 中书令 | 文学名臣,参与编修《大唐开元礼》 |
| 王晙 | 730年-734年 | 中书令 | 边将出身,善用兵 |
| 李元纮 | 734年-736年 | 中书令 | 主张节俭,反对奢靡 |
| 裴耀卿 | 736年-738年 | 中书令 | 重视漕运,推动经济政策 |
| 张九龄 | 737年-740年 | 中书令 | 以清廉正直闻名,反对李林甫 |
| 李林甫 | 737年-752年 | 尚书右仆射 | 掌权近二十年,排斥异己,导致朝政腐败 |
| 牛仙客 | 741年-746年 | 尚书左仆射 | 擅长理财,但缺乏政治手腕 |
| 韩休 | 741年-746年 | 侍中 | 与张九龄共事,主张节俭 |
| 萧嵩 | 741年-745年 | 中书令 | 以文学见长,后被李林甫排挤 |
| 崔湜 | 745年-746年 | 中书令 | 与李林甫同党,后被贬 |
| 陈希烈 | 746年-752年 | 侍中 | 李林甫死后接任,无实权 |
| 杨国忠 | 752年-756年 | 尚书右仆射 | 安史之乱后掌权,最终被杀 |
三、小结
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名单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复杂性。从姚崇、宋璟到李林甫、杨国忠,每一位宰相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发展方向。其中,李林甫长期专权,被认为是导致开元盛世之后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而杨国忠则在安史之乱中成为牺牲品,标志着唐玄宗晚年政治的混乱局面。
以上内容为对唐玄宗时期宰相的简要梳理,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及其历史作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