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动态 > 甄选问答 >

杀人如麻历史典故

2025-10-20 14:50:09

问题描述:

杀人如麻历史典故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白等一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20 14:50:09

杀人如麻历史典故】“杀人如麻”是一个出自中国古代历史的成语,形容杀人的数量非常多,犹如草木般繁多。这一典故最早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用来描述秦末战乱中残酷的杀戮场景,后来成为后世文学和历史叙述中常用的表达方式。

该成语不仅用于描述战争中的血腥场面,也常被用来批评暴政、苛政或不义之举。其背后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,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呼唤。

一、历史背景

“杀人如麻”最早出现在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,原文为:

> “项王怒,乃令诸将击齐,而自将之。……遂屠城阳,坑降卒四万人。”

虽然“杀人如麻”并非直接出现在此段,但类似的描述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程度。后人将“杀人如麻”引申为形容大规模屠杀的现象。

二、常见用法

用法 示例 含义
描述战争 “秦军攻赵,杀人如麻。” 战争中死亡人数众多,场面惨烈。
批评暴政 “暴君当道,杀人如麻。” 贬斥统治者残暴无道,滥杀无辜。
文学描写 “血流成河,杀人如麻。” 文学作品中渲染战争恐怖氛围。

三、相关典故

典故名称 出处 内容简述
巨鹿之战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项羽破秦军,杀敌无数,体现其勇猛与残酷。
秦始皇焚书坑儒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为巩固统治,焚毁书籍、坑杀术士,造成大量死亡。
安史之乱 《旧唐书》 战乱期间百姓死伤无数,符合“杀人如麻”的形象。

四、现代意义

在现代语境中,“杀人如麻”已不再仅限于历史记载,也可用于比喻某种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。例如:

- 社会现象:某些政策导致大量人员伤亡,可形容为“杀人如麻”。

- 影视作品:电影或电视剧中表现战争或暴力时,常用此词增强画面冲击力。

- 文学创作:作家通过“杀人如麻”来突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。

五、总结

“杀人如麻”作为一则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成语,不仅记录了古代战争的血腥与残酷,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。它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丰富的含义,既可以是历史的写照,也可以是现实的警示。了解这一典故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战争、权力与道德的复杂态度。

项目 内容
成语来源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含义 杀人极多,如草木般繁多
历史背景 秦末战乱、项羽征战等
现代用法 形容战争、暴政、文学描写等
文化意义 反思战争、关注生命、批判暴政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