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子推不言禄多少字】《介子推不言禄》是出自《左传》的一则历史故事,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子推在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,曾割股啖君、忠心辅佐,但功成之后却拒绝接受封赏的故事。这个故事体现了介子推高洁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。
一、原文
“介子推不言禄”这一典故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,全文如下:
> “介子推曰:‘献公之子九人,唯君在矣。惠、怀无亲,外内弃之。天之所启,他人与之。’遂隐而卒。”
这段文字虽然简短,但含义深远。介子推认为,晋文公能够复国称霸,是上天的安排,而非他个人的功劳。因此,他拒绝接受封赏,最终隐居山林,直至去世。
二、字数统计
项目 | 内容 |
原文标题 | 介子推不言禄 |
原文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 |
文本内容(原文) | 介子推曰:“献公之子九人,唯君在矣。惠、怀无亲,外内弃之。天之所启,他人与之。”遂隐而卒。 |
原文字数 | 37字 |
三、总结
“介子推不言禄”虽仅有37字,却生动地刻画了介子推淡泊名利、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操。他不愿因功受禄,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,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忠诚与道德的坚持。这则故事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,也为后世提供了精神上的启示。
通过这段文字,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“义”与“德”的重视,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。这种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