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动态 > 甄选问答 >

兼而有之出处于哪里

2025-10-07 03:57:52

问题描述:

兼而有之出处于哪里,真的熬不住了,求给个答案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7 03:57:52

兼而有之出处于哪里】“兼而有之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同时具备两种或多种特性、能力或资源。那么,“兼而有之”这个词语究竟出自何处?它的含义和用法又是怎样的呢?

一、出处分析

“兼而有之”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,但其确切出处在不同典籍中存在一定的争议。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,这一表达方式常见于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等先秦经典,以及后世文言文作品中。

文献来源 出处内容 说明
《论语·雍也》 “君子周急不继富。” 虽未直接出现“兼而有之”,但强调了全面性与包容性,与“兼而有之”的精神相近。
《孟子·尽心上》 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” 这里的“兼济天下”虽非“兼而有之”,但表达了“兼顾、并行”的思想,是“兼而有之”思想的源头之一。
《荀子·劝学》 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” 强调积累与综合,与“兼而有之”的理念相通。
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 “夫仁人者,正其义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。” 可视为“兼而有之”在道德层面的体现。

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,“兼而有之”虽然没有在某一具体篇章中被明确使用,但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的经典著作中,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。

二、“兼而有之”的含义与用法

“兼而有之”通常表示某人或某物同时具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特质、能力或资源。它强调的是“兼具”与“并存”,而不是单一或片面。

常见用法示例:

- 形容人:他不仅才华横溢,而且品德高尚,真是兼而有之。

- 形容事物:这款手机集成了拍照、游戏、通讯等多种功能,兼而有之。

- 形容政策或方案:该政策既注重效率,又兼顾公平,兼而有之。

三、总结

“兼而有之”并非出自某一部特定的古籍,而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“全面性”与“综合性”的重视。它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已有雏形,尤其在儒家经典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。现代汉语中,“兼而有之”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事物同时具备多种优点或功能,是一种褒义性的表达。

表格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兼而有之
含义 同时具备两种或多种特质、能力或资源
出处 源于先秦诸子经典,如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等,未见直接出处
思想来源 儒家思想中的“全面性”与“综合性”
现代用法 形容人或事物兼具多种优点或功能
语气色彩 褒义
使用场景 描述人物、产品、政策等具有多重优势的情况
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兼而有之”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,更是一种文化理念的体现。它反映了中国文化中追求“全面”“平衡”的思维方式,值得我们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加以运用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