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莫干山会议的与会人员有哪些】1984年,中国改革开放初期,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交流活动在浙江德清县的莫干山举行。这次会议被称为“莫干山会议”,因其聚集了众多青年学者和改革派经济学家,被誉为“中国改革思想的发源地”。此次会议不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,也为中国后续的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。
本次会议的参与者以青年学者为主,他们大多是当时在高校、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工作的中坚力量。这些人在会议中提出了许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观点,对当时的政策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以下是对莫干山会议主要与会人员的总结:
一、会议背景简述
莫干山会议是1984年7月召开的一次重要学术研讨会,由《经济学周报》组织,旨在探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。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经济学家和学者,他们在会议上就价格闯关、企业改革、市场机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。
二、主要与会人员名单(部分代表)
姓名 | 所属单位/职务 | 主要贡献或特点 |
薛暮桥 | 国家计委顾问、经济学家 |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,推动价格改革 |
马洪 |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| 提出“价格双轨制”设想 |
吴敬琏 |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| 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|
厉以宁 | 北京大学教授 | 提出“股份制改革”理念 |
樊纲 |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| 参与价格闯关政策设计 |
李成瑞 |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| 研究价格与工资关系 |
周其仁 |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| 关注农村经济与产权制度 |
刘国光 |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| 探讨经济体制转型问题 |
林毅夫 | 北京大学教授 | 后来成为世界银行高级官员 |
张维迎 | 北京大学教授 | 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|
三、会议影响
莫干山会议虽然时间不长,但其影响力却非常深远。它不仅汇聚了一大批有理想、有抱负的青年学者,也为后来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。许多与会者后来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推动者,如吴敬琏、厉以宁、樊纲等,他们的思想和政策建议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。
四、结语
莫干山会议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次重要的思想碰撞,它标志着一批年轻经济学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。这些与会人员在会议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,为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。通过这次会议,中国逐步走上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,迈出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