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晓看红湿处的出处】一、
“晓看红湿处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春夜喜雨》。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所作,描绘了春夜细雨润物无声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。
“晓看红湿处”意为清晨时分,看到被雨水打湿的花丛,花朵显得更加鲜艳美丽。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,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。
以下是对该诗句出处的详细说明,包括作者、作品背景及诗句含义等内容,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原文 | 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 |
出处 | 唐代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 |
作者 | 杜甫(712年-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。 |
创作背景 | 此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期间,当时他生活相对安定,正值春日,一场及时雨滋润大地,引发诗人感慨。 |
诗歌主题 | 赞美春雨的润物无声,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喜悦。 |
诗句含义 | “晓看红湿处”指清晨观察到被雨水打湿的花丛,“花重锦官城”则形容花儿因雨水而显得沉甸甸的,整个锦官城(成都)因此更加美丽动人。 |
艺术特色 | 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雨拟作知时节的友人,富有哲理意味。 |
文学地位 | 是杜甫代表作之一,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春雨的经典之作,广为传诵。 |
三、结语
“晓看红湿处”作为杜甫《春夜喜雨》中的名句,不仅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,也传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,还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杜甫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