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委而去之什么意思】“委而去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。原句为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,环而攻之而不胜。夫环而攻之,必有得天时者矣;然而不胜者,是天时不如地利也。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,兵革非不坚利也,米粟非不多也,委而去之,是地利不如人和也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即使拥有坚固的城墙、深广的护城河、精良的武器和充足的粮食,如果士兵们不团结、人心不齐,也会选择放弃城池逃跑。因此,“委而去之”指的是在面对困境或失败时,选择放弃、逃离的行为。
“委而去之”字面意思是“抛弃而离开”,常用来形容在战争或竞争中,因为无法继续坚持而选择撤退或放弃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人和”的重要性,即内部团结、人心所向远比外在条件(如天时、地利)更为关键。在现代语境中,也可引申为面对困难时的一种策略性撤退,而非一味硬拼。
表格展示:
词语 | 委而去之 |
出处 |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|
含义 | 抛弃而离开,指在困境中选择撤退或放弃 |
引申义 | 面对失败或困难时的策略性撤退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战争、竞争或人生中的退让行为 |
成语结构 | 动宾结构 + 连动结构 |
适用场景 | 战争、商业竞争、个人发展等 |
背后哲理 | 强调“人和”比“天时”“地利”更重要 |
通过了解“委而去之”的含义与背景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智慧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。它不仅是一种战术选择,更是一种对局势的清醒判断与灵活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