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落井下石是什么意思】“落井下石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在别人已经处于困境或失败的时候,趁机进一步打击、损害对方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一个人不仅不帮助他人,反而在他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,再给予致命一击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落井下石 |
拼音 | luò jǐng xià shí |
出处 | 出自唐代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失意,众谓之落井下石。” |
含义 | 在别人已经陷入困境时,再加以打击或陷害。 |
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形容人的冷酷无情或趁人之危的行为。 |
近义词 | 落井下石、乘人之危、雪上加霜 |
反义词 | 雪中送炭、扶危济困、助人为乐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描述 |
工作场合 | 同事被上司批评后,其他人却在一旁嘲笑或落井下石。 |
学校生活 | 一个学生考试失利,同学却在背后议论他,甚至讽刺他。 |
家庭关系 | 亲人遭遇不幸时,有人不仅不安慰,反而说风凉话。 |
三、成语故事(简要)
“落井下石”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《柳子厚墓志铭》。文中提到柳宗元的朋友刘禹锡因政治斗争而被贬,当时很多人对刘禹锡落井下石,唯独柳宗元对他表示同情和支持。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官场上的冷漠与势利。
四、总结
“落井下石”是一种非常负面的行为,体现了人性中的冷漠和自私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应当避免这种行为,学会在他人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支持,而不是趁火打劫。只有这样,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与温暖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,可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