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蹴尔而与之与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蹴尔而与之与什么意思”这句话来源于《孟子·告子上》中的经典语句:“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用脚踢着给人吃的东西,即使是乞丐也不会接受。这句话强调的是尊严和气节的重要性,即使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,也不应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
“蹴尔而与之”字面意思是“用脚踢着给他的东西”,“与”在这里是“给”的意思,“之”是代词,指代“他”或“那个人”。整句话表达了对尊严的坚持,以及对不尊重行为的拒绝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解释 |
蹴尔 | 用脚踢的样子 | 《孟子·告子上》 | 表示轻蔑、不尊重的动作 |
而 | 连词,表示承接关系 | —— | 用于连接前后动作 |
与 | 给、给予 | —— | 表示动作的对象 |
之 | 代词,指代“他”或“那个人” | —— | 指代接受施舍的人 |
蹴尔而与之 | 用脚踢着给人吃的东西 | 《孟子·告子上》 | 表示一种带有侮辱性质的施舍 |
乞人不屑 | 乞丐也不屑接受 | —— | 强调尊严高于生存,体现气节 |
三、延伸理解
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尊严的强调,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“义”的重要性。在孟子看来,一个人即使处于困境,也应该保持人格的完整,不能因为一时的饥饿而放弃原则。这种思想在后世被广泛传颂,成为士人坚守气节的重要依据。
此外,“蹴尔而与之”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以轻慢态度对待他人、缺乏尊重的行为。它提醒人们,在施舍或给予时,应当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尊严,避免因自己的行为伤害他人。
四、结语
“蹴尔而与之”不仅是一句古文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尊严不是来自外界的施舍,而是源自内心的坚持与选择。无论身处何种境地,都应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尊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典故或引用其他经典篇章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