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粗中有细的意思】“粗中有细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性格豪爽、不拘小节,但在处理事情时却非常细致、周到。这个成语常用于称赞那些在大处看得开、小处又做得好的人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粗中有细 |
拼音 | cū zhōng yǒu xì |
出处 | 不详(常见于民间口语及文学作品) |
含义 | 表面粗犷,实则心思细腻,做事有条理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做事风格 |
近义词 | 外刚内柔、表面粗心,内心谨慎 |
反义词 | 草率从事、粗心大意 |
二、具体解释
“粗”指的是外表上的不拘小节、豪放不羁;“细”则是指内在的细心、周密。这种性格的人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展现出极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,让人刮目相看。
例如,在工作中,一个“粗中有细”的人可能平时说话大大咧咧,但一旦分配任务,他总能考虑得全面,不会遗漏细节。这种特质使他在团队中非常受欢迎,也容易获得领导的信任。
三、使用场景
- 职场中:用于表扬同事或下属在大事上沉稳、小事上用心。
- 生活中:形容朋友或家人虽然看起来不拘小节,但其实非常体贴。
- 文学作品:常用于塑造人物形象,增强角色的立体感。
四、拓展理解
“粗中有细”不仅是一种性格特点,更是一种生活智慧。它提醒我们:不要以貌取人,有时候看似粗糙的人,反而能在细微之处做出令人惊叹的成就。
结语:
“粗中有细”是一种难得的品质,既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与气度,也展现了其内心的细腻与智慧。在现实生活中,学会欣赏并学习这种性格,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更加从容自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