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补苴罅漏的意思】“补苴罅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今贤者有称,而俗人多毁,非所以劝善也。夫贤者不以一眚掩大德,君子不以小过弃大功。是以古之明君,不以一人之失废天下之治。故曰:‘补苴罅漏,弥缝缺陷。’”
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填补缝隙、修补漏洞”,引申为对事物进行补救、完善或修复,以防止其进一步恶化。常用于形容在制度、管理、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,通过努力加以弥补和改进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补苴罅漏 |
拼音 | bǔ jū xià lòu |
出处 | 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 |
本义 | 填补裂缝、修补漏洞 |
引申义 | 对事物的不足之处进行补救、完善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政治、管理、制度等领域 |
近义词 | 弥缝缺陷、补偏救弊、修修补补 |
反义词 | 放任自流、听之任之、放任不管 |
二、成语含义解析
“补苴罅漏”强调的是对已有问题或漏洞的及时处理和修复。它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应对方式,更是一种积极的治理态度。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制度建设: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漏洞后,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制度。
2. 管理优化:对企业或组织内部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行修正,提升效率。
3. 个人修养:在自身行为中发现不足时,及时改正,提升自我素质。
4. 社会问题:面对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,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。
三、使用建议
- 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使用该成语,可增强语言的文雅性和深度。
- 注意不要滥用,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适用。
- 若想让语言更自然,可适当替换为“弥补不足”“修补漏洞”等更通俗的说法。
四、总结
“补苴罅漏”不仅是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,不应逃避或忽视,而应积极寻找对策,及时补救,以实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