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。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子贡的评价,意思是:一个人聪明且勤奋好学,不以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。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,提倡谦虚求教的精神。
在现代社会,“敏而好学”意味着具备敏锐的思维和持续学习的能力;“不耻下问”则鼓励人们保持开放心态,勇于向他人学习,无论对方身份如何。这种精神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,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交流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论语·公冶长》 |
原文 | 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 |
拼音 | Mǐn ér hào xué, bù chǐ xià wèn |
字面意思 | 聪明而好学,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 |
引申意义 | 强调谦虚好学、不骄不躁的学习态度 |
现代应用 | 鼓励终身学习、尊重他人、善于沟通 |
适用对象 | 学生、职场人士、所有追求进步的人 |
核心思想 | 学习要主动、积极,同时要有虚心请教的精神 |
三、结语
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不仅是古代儒家教育的重要理念,也是现代人提升自我、实现成长的重要指导原则。它提醒我们,在知识面前,不应有高低之分,唯有不断学习、不断请教,才能不断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