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敕勒歌古诗的意思翻译】《敕勒歌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歌,出自《乐府诗集》,全诗语言质朴、意境开阔,描绘了北方草原的壮丽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。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也反映了古代边疆地区的自然风貌与人文风情。
一、诗歌原文:
> 敕勒川,阴山下。
> 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> 天苍苍,野茫茫,
> 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二、逐句翻译与解释:
原文 | 翻译 | 解释 |
敕勒川,阴山下。 | 在敕勒川这片广阔的平原上,靠近阴山脚下。 | “敕勒”是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,“川”指平原,“阴山”是北方的重要山脉。 |
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 | 天空像一个巨大的圆顶帐篷,覆盖着四周的原野。 | 这里用“穹庐”比喻天空,形象地表现了草原上辽阔无边的景象。 |
天苍苍,野茫茫, | 天空是青灰色的,原野是一望无际的。 | 描绘出草原辽远、广袤的自然景观。 |
风吹草低见牛羊。 | 风一吹,草随风低伏,露出了成群的牛羊。 | 展现了草原上牧民放牧的生动画面,充满生活气息。 |
三、总结
《敕勒歌》虽然只有短短的27个字,但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充分展现了北方草原的壮美风光和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。它不仅是古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,也因其朴素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,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。
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,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底蕴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敕勒歌 |
作者 | 北朝民歌(无具体作者) |
体裁 | 民歌 / 五言诗 |
地点 | 敕勒川、阴山脚下 |
主题 | 草原风光、牧民生活 |
表现手法 | 比喻、白描、写意 |
语言风格 | 质朴自然、意境开阔 |
文化意义 | 反映北方游牧文化,展现边疆风貌 |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敕勒歌》的历史背景或相关研究,可查阅《乐府诗集》或相关文学史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