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动态 > 甄选问答 >

陈元方年十一时侯袁公候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全文翻译

2025-09-01 10:34:45

问题描述:

陈元方年十一时侯袁公候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全文翻译,这个怎么解决啊?快急疯了?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1 10:34:45

陈元方年十一时侯袁公候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全文翻译】一、

《陈元方年十一时,侯袁公问曰:“贤家君在太丘,远近称之,何所履行?”元方曰:“老父在太丘,强行仁义,扶危济困,不以善小而不为,不以恶小而为之。久而人自敬之。”袁公曰:“孤亦闻之,然则贤家君岂非贤者哉?”元方曰:“岂惟贤者?乃君子也。”

这段文字出自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,讲述的是陈元方(陈纪)年仅十一岁时,与袁公对话的情景。袁公询问陈元方的父亲陈寔(字仲弓)在太丘任职时的德行表现,陈元方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回答,赞扬父亲的仁义之道和高尚品德。袁公听后也表示认同,称其父为“贤者”乃至“君子”。

此段文字体现了古代对道德修养的重视,也展示了少年陈元方的聪慧与识见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陈元方年十一时 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
侯袁公问曰 袁公(即袁绍)问他说
“贤家君在太丘,远近称之,何所履行?” “您父亲在太丘任职,远近的人都称赞他,他是怎样治理的呢?”
元方曰 陈元方回答说
“老父在太丘,强行仁义,扶危济困,不以善小而不为,不以恶小而为之。” “我父亲在太丘,推行仁义,扶助弱小,帮助困难的人,不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,也不因为恶事小就去做。”
久而人自敬之。 时间久了,人们自然尊敬他。
袁公曰 袁公说
“孤亦闻之,然则贤家君岂非贤者哉?” “我也听说过这些,那么您父亲难道不是贤人吗?”
元方曰 陈元方说
“岂惟贤者?乃君子也。” “哪里只是贤人?他是君子啊。”

三、内容解析

1. 人物背景

- 陈元方是东汉末年名士陈寔的儿子,陈寔以德行著称,被尊为“太丘长”,是当时地方上的道德楷模。

- 袁公即袁绍,是东汉末年的豪强之一,虽有势力,但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。

2. 语言风格

- 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体现出古人对“德治”的重视。

- 陈元方虽年幼,却能清晰表达父亲的品德,显示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自身素养。

3. 思想内涵

- 强调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这是中国传统道德观的重要体现。

- 对“贤者”与“君子”的区分,反映出儒家对人格修养的不同层次要求。

四、结语

这段文字虽然短小,却蕴含丰富的道德教育意义。通过陈元方的回答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如何用智慧和正直回应长辈的提问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修养的高度推崇。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