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工会经费是按实发工资还是应发工资计提的?】在企业日常财务管理中,工会经费的计提方式是一个常见且容易混淆的问题。很多财务人员在处理相关账务时,会疑问:工会经费是按照“实发工资”还是“应发工资”来计提?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以及财政部、全国总工会的相关规定,工会经费的计提依据主要是职工工资总额,而“工资总额”通常是指应发工资,而非实发工资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问题,以下是对两种工资概念的解释及工会经费计提标准的总结:
一、基本概念说明
概念 | 定义 |
应发工资 | 员工在正常工作期间应得的全部工资收入,包括基本工资、津贴、补贴等,未扣除个人所得税、社保等费用。 |
实发工资 | 在应发工资基础上扣除个人所得税、社会保险、公积金等后的实际发放金额。 |
二、工会经费计提依据
根据相关规定,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为职工工资总额,即应发工资。具体依据如下:
1. 法律依据
根据《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》(总工发〔2014〕2号)规定,工会经费的提取基数为“职工工资总额”,即应发工资。
2. 政策解读
工会经费的计提目的是保障工会组织的正常运转,因此应以员工实际应得的工资为基础进行计提,而不是以实际到账的金额为准。
3. 会计处理建议
在会计核算中,工会经费应按月根据应发工资总额计提,计入成本或费用,并按规定上缴工会组织。
三、结论
项目 | 答案 |
工会经费计提依据 | 应发工资(职工工资总额) |
是否包含个税、社保等 | 不包含,属于应发工资范畴 |
实发工资是否适用 | 不适用,仅用于实际发放 |
四、注意事项
- 企业在计算工会经费时,应确保工资总额的准确性,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税务风险。
- 若企业有特殊用工形式(如劳务派遣、兼职等),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否纳入工资总额范围。
- 建议定期与当地工会沟通,了解最新政策动态,确保合规操作。
综上所述,工会经费的计提应以应发工资为依据,而非实发工资。正确理解并执行这一规定,有助于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