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这句话中的夷三族是什么意思】在古代汉语中,“夷三族”是一个带有强烈惩罚意味的词语,常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。它指的是对一个人及其家族成员进行极为严厉的刑罚,甚至可能涉及整个家族的灭绝。以下是对“夷三族”的详细解释与总结。
一、含义总结
“夷三族”字面意思是“夷灭三族”,即对某人及其三个亲属群体进行屠杀或诛杀。这里的“三族”有不同的说法,常见的有:
1. 父族、母族、妻族(即父亲的家族、母亲的家族、妻子的家族)
2. 祖父、父亲、自己(三代直系亲属)
3. 父、子、孙(三代血亲)
无论哪种说法,“夷三族”都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,通常用于惩罚重大的罪行,如谋反、叛乱、弑君等。这种刑罚不仅针对本人,还波及家族成员,目的是彻底消除其影响力和后代。
二、出处与使用背景
“夷三族”最早见于《汉书》《史记》等古籍,多用于描述对权臣、叛将或严重犯罪者的处罚。例如:
- 汉武帝时期,李广之子李敢因刺杀卫青被处死,虽未明确记载“夷三族”,但类似刑罚常见。
- 司马迁在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提到“夷三族”,用于描述对某些叛逆者的极端惩罚。
这类刑罚体现了古代社会对“连坐制度”的重视,也反映了统治者对权力的绝对控制。
三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夷三族 |
含义 | 对某人及其三个亲属群体进行屠杀或诛杀,属于极刑 |
三族解释 | 1. 父族、母族、妻族;2. 祖父、父亲、自己;3. 父、子、孙 |
使用背景 | 常用于惩罚重大罪行,如谋反、叛乱、弑君等 |
出处 | 《汉书》《史记》等古代文献 |
目的 | 彻底消除罪犯及其家族的影响,维护统治秩序 |
特点 | 极其残酷,体现古代连坐制度与严刑峻法 |
四、结语
“夷三族”是古代中国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制度,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权力的极度维护和对叛逆者的无情镇压。虽然现代法律已废除此类刑罚,但“夷三族”作为历史术语,仍是我们理解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窗口。